寶馬X5論壇
買車的方式這么多,你卻關注了17
足以說明你的特別
他是你心中的dream car嗎?
今天的SUV,在中美兩國市場都是大殺四方。2014年,在美國市場上,SUV在乘用車中占據32%的市場份額,而。在中國,2014年SUV銷量為408萬輛,同比增長36.4%,市場份額也已經超過20%。
SUV,全稱是Sport Utility Vehicle,即運動型多功能車。這個名字很糟糕,讓人看了完全不明白。Merriam-Webster詞典的定義也許更靠譜:"a ruggedautomotive vehicle similar to a station wagon but built on a light-truckchassis",像旅行車但是采用輕型卡車底盤的硬派(能通過惡劣路面)車輛。實際上,從SUV的歷史來看,它也確實可以看成是旅行車和越野車的混血兒。而后兩種車型的出現遠早于SUV,下文會分別敘述。
這里的旅行車StationWagon,其實本質上指的是一種pillar configuration,下圖由上至下分別是三廂轎車(Sedan),旅行車(station wagon)和兩廂轎車(hatchback)。能夠看出,SUV的結構跟旅行車基本是一致的,只不過離地間隙和車身內部都更高。
從字面的意義上來看,stationwagon是車站馬車的意思(wagon特指既運送乘客行李、也運送行李的馬車)。這個名字比較奇怪,明明是用作長途旅行的汽車,為什么叫車站馬車呢?
這就要從StationWagon的歷史說起了。19世紀到20世紀初,隨著鐵路在美國迅速的擴張,railway depot(鐵路貿易站)也就慢慢遍布全美國,它們最早以運送貨物為主,但也越來越多得運送旅客。于是,在19世紀末,depot hack(貿易站出租車)出現了。相比傳統的馬車,這類馬車的空間更大,能夠坐更多的乘客,同時還能放得下長途旅行所需的行李,很類似今天美國的shared airport shuttle van(共乘機場接駁面包車)。因為它們是服務于車站的馬車,所以也被叫做station wagon。下圖為1910年的美國火車站,畫面左側白色馬匹拉得正是早期的depot hack
depothack出現的年代同時也是汽車技術起步的年代。早在1899年,第一輛內燃機驅動的depot hack就已經出現,它們完全基于馬車改造,且多采用低成本的開放式車體。只不過,因為當時的內燃機技術還比較落后,馬車直到20世紀初依然是主流。下圖為1899年生產的rapid
因為福特T型車的推出和汽車技術進步的幾部,到了1910年代,改裝生產depot hack的小制造商有了價格低廉同時性能更強勁的汽車平臺可以使用。1910年,一輛T型車的底盤只售價700美元,很多小改裝廠購買了以后,會在上面加裝一個木結構的車再賣給消費者。這種車型在1910年代后期開始流行,逐漸取代馬拉的depot hack。下圖為一輛1919年由ford model T改裝的depot hack,后半部分采用了對坐的長凳式座椅,方便靈活安排乘客和行李,是當時流行的火車站出租車樣式。這類車型當時也被叫做carryall(這個名字同樣來源于早期的一種馬車樣式),意思是既能載人也能載貨。
第一輛由原廠生產而非改裝的depot hack汽車,則是1923年的Star(通用集團的子品牌)針對私人買主而非商用出租車公司推出的 stationwagon。車廂的布局被改成兩排座椅后面由專門的行李空間,雖然乘客容量減小,但是卻更舒適。它已經很類似今天旅行車的設計,也被認為是最早的旅行車。從這款車開始,這種車型越來越不限于作為火車站出租車使用,而被廣泛得用于各種私人和商業用途,depot hack的名稱慢慢被station wagon取代。
到了1929年,福特公司根據新的Model A平臺,也推出了自己的station wagon,與普通model A車型一樣,采用封閉式的車廂,只不過鋼板被換成了木頭,從而在成本更低的同時擁有更大的空間。而因為這類車輛往往采用卡車底盤,而且采用側窗簾而非手搖玻璃,舒適性也比當時的轎車要差。它像今天中國的微面一樣,被當時的管理機構定義為商用車,往往為小生意人作為一種廉價車的選項,既可以家用載人,還可以拉貨,所以這個時候的station wagon依然常常被稱為carryall。
下圖為普通版ModelA
30年代這種根據普通的全鋼車型,推出部分車體更改為木制的廉價旅行車款的做法開始在各大車企中流行,他們會更接近對應的轎車車型。這些車型與被統一稱為woodie。下圖為1936年的pontiac(通用子品牌) woodie stawag
相比福特的stationwagon,這輛車更像對應的轎車車型,下圖為pontiac deluxe 6 sedan
1941年的Chrysler town and country wagon,完全是基于sedan的。跟傳統的carryall式的station wagon有了比較大的區別,而比較接近今天的旅行車,運送人為主,而不是貨物。1988年后,town and country車系變成minivan(大型MPV),也闡釋了美國這種以運人為主,兼顧行李的車型的演變路線。
甚至還有敞篷版:
也有一些woodie車型并不是station wagon,比如1940年的Nash Suburban,采用的是當年sedan的造型
但是在二戰以前,stationwagon的主流仍然是基于卡車底盤的carryall車型。相比十年前的model A station wagon,它們有了車窗,而且門板也更高,后排座椅也可以移走,更像panel truck(廂式貨車,輕型皮卡底盤,無窗戶無座位的貨運大車廂),可以運送更多的貨物。
雖然這些carryall們有更多座位,而且比真正的廂式貨車更舒適,也可以載人,就像中國的面包車一樣,兼顧了商用卡車和乘用轎車的一些優勢;但因為30年代后期起,轎車開始采用unibody設計(承載式車身),皮卡和轎車底盤的區別越來越大,他們相比轎車的舒適性的差距倒也變得更大,正如今天中國城市中的微面一樣,越來越不受普通的家庭用戶所歡迎。到了1940年,銷量只占全部汽車的1%左右。
下圖為1937 FordDeluxe Station Wagon (豪華旅行車)
1937Ford Deluxe Four-door Sedan(豪華四門轎車)
當時也開始有廠商生產全鋼車身的carryall式station wagon。下圖為1937年雪佛蘭的Carryall Suburban。Suburban這個名字在當時被很多車廠廣泛使用,針對當時美國最早搬到郊區的中產階層。但Suburban后來成為雪佛蘭的專屬上標,這個車系一直存活到今天,演變為全尺寸SUV,正好反映了SUV的歷史源頭。
大家可以跟當時其他的汽車類型做一些對比。雪佛蘭Carryall Suburban雖然長得更像coupe和sedan,但是卻采用的是跟后面的panel truck,pickup truck,commercial truck和bus一樣的卡車底盤。
1937年的雪佛蘭Master Coupe(兩門車)
1939年的雪佛蘭Master Deluxe Town Sedan
1937Chevrolet CG panel truck
1940年的雪佛蘭truck,早期皮卡
30年代的雪佛蘭商用卡車
1939年的雪佛蘭bus
二戰期間的Suburban則直接被用作軍事車輛
二戰以后,正像今天基于轎車底盤的MPV在中國開始取代微面一樣,轎車式的以載人為主的旅行車開始在美國流行。1949年的Plymouth(克萊斯勒子品牌) Suburban第一輛采用全鋼車身和轎車底盤的station wagon
更接近轎車的1956年的Chrysler New Yorker Town and Country
以及完全由轎車衍生的旅行款,1958 AMC Ambassador station wagon
到1960年,旅行車的市場份額已經從1950年的3%上漲到17%。這些車很多像今天的中型三排座SUV和MPV一樣,或者可以坐三排乘客,但后備箱空間有限,或者坐兩排乘客,但有比較大的行李空間。這種靈活的功能性不僅受到大家庭的喜愛,也為開始信奉享樂主義的年輕人喜愛,用于沖浪等戶外活動。只不過,由于年輕人購買能力較低,往往會選擇部分為木結構的woodie station wagon。下圖為1960年Mercury生產的surf wagon。
在這股潮流中也有一些異類,比如1957 Chevrolet Bel Air Townsman,依然是三廂而非兩廂造型,只不過增加了D柱,三排座之后仍然有行李空間。
隨著五六十年代美國轎車變大的潮流,旅行車也在變大,full-size的旅行車每一排都能乘坐3人,空間驚人。下面這輛1954年的Packard底盤,HenneyMotor Co定制車身的旅行車甚至能坐12人,最后一排向后,正像今天的Tesla Model S。
下圖為1969年的ford country squire。就像60年代的肌肉車一樣,更長(5733mm?。?,更寬,更矮,動力更強。1969年country squire上市的的時候,當年就賣出13萬輛
1973年石油危機以后,伴隨著再度變小的浪潮,旅行車也再度變小。下圖為Ford Pintostation wagon
1980年代,最早的minivan出現,因為它們乘坐空間更大,迅速取代了已經開始走下坡路的旅行車。下圖為第一款minivan,或者說現代MPV,道奇caravan,長4468mm
到了1987,克萊斯勒公司又把旗下的minivan加長,退出了grand caravan,長4839mm,可是舒適的乘坐三排乘客的同時,還能存放一定的行李。而因為這種minivan的流行,原本是旅行車的Town and Country系列在1990年也變成了minivan
在minivan的沖擊下,美國本土的旅行車市場迅速萎縮。盡管80年代末油價再度下跌,全尺寸旅行車被復活,但到了90年代中期,在新興的SUV和MPV的雙重沖擊下,這些車型在支撐了一代以后就迅速消失了。剩下的只有一些來自歐洲和日本的進口車型。下圖為1996年的別克roadmaster estate。是世界上最后一款全尺寸旅行車,也是美國生產的最后一款的經典station wagon造型的車
到了2000年以后,美國依然還有旅行車,但是它們的造型一般更接近兩廂轎車hatchback,顯得更運動。比如2004雪佛蘭malibu wagon,2007年以后malibu不再有旅行款
2007年推出的道奇Caliber,2012年停產
那種傳統的carryall式的station wagon也被復活過,比如2006年的雪佛蘭HHR,主打復古風,設計元素正是來自于自家早期的suburban
像傳統的carryall一樣,也可以變成panel van,后半部分沒有窗戶,專門拉貨的商用車,根據美國法規,如此可以大幅降低油耗標準,而且可以少繳納各種稅費。
無獨有偶,2008年的Ford Flex也借鑒了早期woodie station wagon的設計
但是這兩輛車賣得也都不算好,HHR已經于2011年停產,Flex也很難講還會不會有下一代。美國市場現在唯一賣得好的、也是唯一在美國生產的,跟經典的旅行車沾邊的車型,是subaru outback這種跨界車型,更像是旅行車和SUV的混血。
不過,在80年代美國旅行車市場衰落的同時,歐洲的旅行車市場倒依然很繁榮。不過,這個市場其實也是在強烈的美國影響下發展起來的。
1950年福特在美國推出的第一代Country Squire,是典型的woodie station wagon的造型
但在英國,則比照美國PlymouthSuburban,推出了全鋼車身的Squire,尺寸小了一號(軸距就短了600多mm,車長不到4米,動力也小得多),但是比較高級。下圖為Squire的廉價版本,Escort,1951年推出
Squire和Escort它基于當時福特在英國的小型家用車(small family car)Prefect和Anglia(它倆其實是同車型的高檔和中檔款式,低端還有Ford Popular),下圖為同時代的Anglia
同時福特英國針對大型家用車(large family car,但是其實一點也不大,車長不及4.2米)車型Consul也推出了Estate的版本,同時Consul的中端和高端兄弟Zephyr和Zodiac也都推出了旅行款(豪華版本Executive并沒有)。這些『大型轎車』的旅行款更像是直接在后備廂上面加了一塊,不是很協調
(Estate是歐洲對旅行車的名稱,estate意思為鄉下的豪華莊園,福特英國選擇了用這個名稱來吸引更向往貴族生活的英國人,而station wagon則被用在越野車輛如四門版加長Land Rover上)
對比一下同年三廂的Saloon版本
1950年代,英國經濟開始復蘇,民眾對汽車的需求開始恢復,這類旅行車因為其多功能性也得到了英國市場的喜愛。本土車企Morris模仿美國的woodie station wagon風格,在1952年推出了相比福特類似款式更便宜的Oxford Traveller
基于1948年推出的轎車Oxford
1953年又基于小型車平臺推出了Morris Minor Traveller
1957年,Morris也推出了第一款全鋼旅行車
這些車型使得旅行車在英國開始流行。同樣是美國人擁有的Vauxhall(通用英國子品牌)也在1958年基于自己的large family car Victor推出了旅行款
第一輛歐洲大陸車企的旅行車,則是大眾的Type 3 squareback,是今天高爾夫旅行版的老祖宗
這款車還有notchback(三廂)和fastback(兩廂半)的saloon(轎車)版本
不過,旅行車真正在歐洲大陸流行,是到了60年代后期,歐洲大陸開始富裕,對多功能型車輛有了需求以后。1967年,雪鐵龍針對早在1955年就面世的DS車型推出了旅行款,DSbreak(法國人對旅行車的名稱,break原指一種大型的四輪馬車,用于breaking in——即馴服,訓練小馬)
普通版本
有意思的是,直到80年代以前,歐洲很多三廂轎車會有2門和4門版本,但旅行車卻只有2門版本。下面分別為1968年的escort saloon2門,saloon4門和estate2門
同樣于1968年推出的large family car大眾type 4,也是如此。下面由上到下分別是兩門fastback saloon,四門fastback saloon和兩門estate
同樣是1968年,第一輛高檔品牌的旅行車,Volvo 145出現了,沃爾沃后來也成為歐洲主要豪華廠商里面,比較喜歡做旅行車的一個(V系列)
80年代,MPV和SUV開始在美國流行,慢慢取代了旅行車的地位。但歐洲市場上轎車化的MPV到95年才開始出現,SUV到2007年才開始出現(歐洲豪華品牌雖然早就推出SUV產品,但多為在美國生產,針對美國市場)。八九十年代依然是屬于旅行車的。
1997年,沃爾沃的第一代專門開發的旅行車,V70,推出了四驅版,后來衍生出了沃爾沃的城市SUV,XC90系列
今天的歐洲市場上旅行車依然占有相當份額,大部分中級車依然有旅行車的版本,下圖為剛上市的passat B8 variant
不過,是否歐洲市場上旅行車也會慢慢被MPV和SUV取代呢?我們拭目以待。
應該說,二戰以后,傳統的旅行車越來越轎車化,越來越變成轎車的衍生產品,它們跟SUV其實已經沒多少關系。但這并不是二戰以后汽車市場的唯一趨勢。正是在同一時間段,越野車也在變得越來越像旅行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