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5系論壇
緣份?巧合?
(1)今年是馬年。本來想著明年再換車。5.1前后和LD突然提出來后,議了一下,期間看了2天,于5.11全部實施完成。本來一直在看奧迪A6L(連價格、優惠、舊車評估都做完了,只差簽字與付款),最后1天準備提車的時候,LD說給BMW一個機會,去看看吧,不行就下午回來提A6L。結果去了就“悲劇”了:定了BMW 520Li(到現在都不知如何應對那個奧迪A6L銷售,請高人支招,謝先!);
(2)本人今年35歲(草根出身),名字中還有一個“5”的音,提車為5月份,看中的車就是寶馬5系。
開篇閑話,轉入正題。首先認證:
購置合同:
鑰匙:
定的是14款520LI。動力及操控真不是蓋的(雖然寶馬的PDI檢測費欺負人,但這個還是得說一下)。我沒開過好車,開過的車也不多,我的舊車(國產手動)、豐田卡羅拉(手動)、大眾途觀(自動)、奧迪A6L(自動)、雷諾科雷傲(自動)。就駕駛便捷及感受,相比而言:
(1)
國產手動與卡羅拉手動。我自己的車開了4萬多公里,卡羅拉是我老丈人的車。差別不是一般的大,誰用誰知道。我不是國產黑,當初就是我堅持支持國產才買了這輛車,也是我的第一輛車,否則我LP和老丈人絕不會選國產。當然價格擺在那里,相差5萬。我不后悔選了國產車作為我的第一輛。昨天送別它的時候,心情也很平靜。它讓我有了比較,知道價值所在。希望國產車努力趕上吧;
(2)
途觀、科雷傲。這兩個車,前者我開過150公里左右,后者開過10公里左右。具體感受還是后者強一些,視野上、操作便捷上;
(3)
奧迪A6L,我只開了2次,每次不到10公里,速度也沒敢提上來。不作評論。
昨天把車開回來的時候,油門深度就是我開我舊車的習慣,不知不覺就上了80的速度,后來知道前風擋是視覺減速玻璃。說一下昨天的幾個體驗吧:
(1)換檔。寶馬P檔是檔把上的按鍵,因此檔把行程只有R檔、N檔和D檔,這樣切換非常方便!要停車,按檔把頂上的P鍵,無檔把行程。要行車,往后拉到底就是D檔,安全不考慮檔把行程。要倒車,往前推到R檔,也不需考慮檔把行程。可以這么說:把方向盤上掛根骨頭,你的寵物都會開寶馬!如果這樣簡單都不會操作,那你就需要跟你的寵物比一下智商了:)開玩笑啦!而奧迪A6L是P、N、D、R在一條線上,與大眾途觀一樣,四程切換,因此必須牢記這4個檔的位置及當前檔的位置。相比而言,寶馬就很直觀,無須記檔位與行程,只需考慮自己的需求,而且R檔與D檔是相當的需求,所以不會混淆。
(2)自動啟停和駐車輔助,功能很好用。只要完全停住車,哪怕是過收費站領卡的功夫(3秒?),只要停住了,立即自動熄火,再踩油門,自動點火,走起!如果把駐車輔助按鈕點亮,在有坡的地方停車,完全放開雙腳,踩油門就走,非常方便,一次操作,多次使用直到主動取消。另外,這2者可以結合起來使用,例如:上坡或下坡的地方停車等候,完全停住后,發動機自動熄火,無須腳剎也無須手剎。要走的時候,一點油門,發動機自動啟動,走起了!我在奧迪試駕的時候,銷售說這2個功能是沖突的,不能同時啟用。我不知道真假。
(3)電子限速。這個很實用。在方向盤上操作,按下鍵,自動顯示當前速度,然后上下拔動,100以下時以1為單位調整,當超過100的時候,以10為單位調整。也可拔到底連續調整。開過高速的人就知道這個的用處了!沿用CCTV-14臺當下一句流行的廣告語: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超速了!本人多次往返(單程1000公里)的高速,超速危險時刻都壓在我的頭上!200元罰款事小,6分/12分那可不是鬧著玩的,畢竟每次行程都在1000公里以上,時間長、行程長,累計危險系數高!有了這項后,任你油門踩到底,速度就在那不超過!
先說這么多吧,上圖:
最后,來點輕松的,供大家一樂:
說話一男一女相親,中途問到男方的經濟能力時,女的說:我希望在40歲之前,能開上奧迪A4L。男方立即回答:如果你有E杯,我現在就給你買個A6L!!!